安徽省光学学会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会员单位动态

【科学网】报道安师大孙鹏团队与多校合作研究发现干旱可放大高温热浪的强度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作者:发布时间:2022-11-24


11月24日,科学网报道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孙鹏教授团队与多校合作研究,研究成果揭示了干旱引发和放大高温热浪的机制,为未来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水文学权威期刊《水文学杂志》上。

报道转载如下: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孙鹏教授团队与多校合作,在干旱监测、干旱与高温热浪的耦合机制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为未来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水文学权威期刊《水文学杂志》上。

中国是典型的季风区,旱涝灾害频繁。其中,干旱具有成灾过程缓慢、持续时间长、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缺乏明确边界等特征,是影响中国农牧业生产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未来干旱风险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如何应对和减缓干旱及其影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孙鹏介绍。

农业干旱监测预警作为减轻农业灾害损失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已成为地理、水文和农业等多学科研究关注的前沿和必然趋势。但由于旱情监测研究的复杂性,导致干旱指标众多,很难找到一种普遍适用于各种用途的干旱指数。

孙鹏团队基于多源数据修正了干旱严重程度指数(MDSI),与传统的遥感干旱指标相比,MDSI与土壤水分、气象干旱指数和实际干旱影响面积均具有高度相关性,尤其是在农业干旱监测方面,该成果可为干旱精准监测和旱情综合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孙鹏团队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东部地区高温热浪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以及复合干旱热浪事件的频率显著增加,高温热浪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复合干旱热浪事件持续时间和强度比一般高温热浪长0.28天,高11.14℃,分析了干旱对于高温热浪严重程度的促进作用。该研究成果揭示了干旱引发和放大高温热浪的机制,为未来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孙鹏团队研究发现,陇中高原西部植被物候易受季前干旱的负面影响,陕北高原东部和太行山区易受正面影响。月尺度和季尺度的干旱比年尺度的干旱对植被物候的影响更大。与森林和草地相比,农田植被物候对月尺度和季尺度的干旱更敏感,而森林对年尺度干旱的响应更为显著。该研究进一步揭示黄土高原植被物候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

孙鹏团队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干旱灾害风险调控与综合防范关键技术方法和平台,以实现干旱监测、预警、评估和调控,可为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防旱减灾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孙鹏表示:“未来,团队将努力推进融合灾变过程与防灾减灾救灾过程的多灾种、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的灾害综合减灾理论体系研究,推动高精度的天-空-地多维立体协同的干旱监测预警体系落地到农业农村,推进灾害防御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区域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原报道阅读链接:【科学网】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1/489822.shtm?bsh_bid=5865307960



新闻链接:https://www.ahnu.edu.cn/info/1108/54529.htm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内容、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ahos@aiofm.ac.cn 。网站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